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发展到不出声的内部语言,由刚入小学时期课堂上“小树林”高高举起发展到现在的稀稀落落的“小小草”,但是其实他们还是有共同点的,一样的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,渴望得到来自于家长、长辈们以及教师的夸奖和肯定。
如果让孩子自己找自身的亮点、找自己的优点,就比较难了。那是因为在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,他不断地接受着旁人的提醒,提醒他不要怎么怎么样,错误不要再犯等等,在家里,家长的提醒暗示,学校里呢,任课老师也提醒,甚至是连下课以后同学们也提醒,其实这样子是在对孩子进行负强化,有的孩子还没意识没有发现自身的优点长处,都已经知道自己的缺点短处了:这些孩子说自己的优点时那是坑坑巴巴,抓耳挠腮;说自己的缺点的时候,那是“如数家珍”、“头头是道”。如果任由它发展下去,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。当然也有些孩子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点,能举出来很多,但是这样的孩子在班级里只占极少数的,而且这些孩子往往是平时得到夸奖和肯定比较多,也就是正强化在他们身上达到了教育目的。
针对这种教育现象,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主题——优点小屋,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长处,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发现对方的优点,这样那些不“擅长”发现自己优点的学生,也能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,找到自己的优点,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。在寻找优点的过程中,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,可以改观学生的脑海中已有的印象。